人們將意識上傳至智能家居,以「數字意識」為主控中心,操縱每個家居的日常工作。


早上起來,面包機會自動彈出烤制兩面金黃的吐司,配上加熱到50°C左右的溫牛奶,你需要做的,只是走到餐桌前,享受美味。


這并非科幻影視作品對「家」的首次大膽幻想,但它卻揭露了智能家居最核心的問題:控制。


image.png

(圖源:Black Mirror)


目前,智能家居逐漸成為市場新寵,小到一顆燈泡,大到空調、冰箱、集成灶,一切均可「智能」。不同品牌、不同型號的產品,極有可能遵循自己的一套協議標準,這導致看上去足夠智能的家居們,還需要「房主」給予更多特殊的照顧。


比如說,安裝大量、獨立的APP。


不久前,Aqara發布了智能門窗感應器P2,作為首款同時支持Thread、Matter雙協議的智能家居產品,引起了廣泛的討論。


難道說,智能家居各自為營的世道,要從此變革了嗎?


智能家居協議「內斗」:從割裂到統一


智能家居之所以體驗上要比傳統家居「智能」,最基礎的部分自然是更方便地控制、調節。


而提到「控制」,就不得不說智能家居的無線連接協議了。


誕生于1975年的「X10協議」,是全世界第一個專注于智能家居的電力傳輸協議,使用電力線傳輸高頻信號來控制家居電器,但并不屬于無線連接的范疇。而2003年問世的「ZigBee協議」才算得上是第一個體驗比較完善的無線協議。


373785673.jpg

(圖源:Veer)


「ZigBee協議」的缺點十分明顯,傳輸距離只有10-100米,對于部分家裝面積較大的家庭來說,這樣的協議確實不太夠用。


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,智能家居進入到了「Wi-Fi」與「藍牙」支配的新時代。


截至目前,仍有大量的智能家居選擇了「Wi-Fi」作為傳輸協議,畢竟相對而言,其高速、高帶寬和高效率的特性,幾乎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。但大多數僅支持「Wi-Fi」協議的智能家居,都需要用戶安裝對應的獨立app,假如用戶同時擁有多個不同品牌的不同產品,那么app占用手機空間就成了大問題。


事實上,這也很好理解。


任何品牌都會想要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,假設用戶購買了A品牌的智能燈泡,為了控制這個燈泡,必須下載A品牌開發的獨立app。大多數消費者為了少「折騰」,可能會在選購其他產品時更傾向于A品牌。


但智能家居涵蓋的產品太多、太雜,從小家電到大電器,甚至是全屋智能化應用,并非一個品牌之力能確保每一款產品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


415946717.jpg

(圖源:Veer)


這樣一來,用戶省心的方案大概率是直接不買了,而不會花太多心思去挑選。


為了推廣智能家居,科技巨頭們決定聯合起來。


2019年,蘋果、谷歌先后宣布加入「Zigbee聯盟」,攜手包括亞馬遜、宜家在內的200多家企業,共同開發、制定新的智能家居協議標準。在經歷聯盟改名、協議重制等一系列幺蛾子后,2022年,Matter 1.0協議正式登場。


科技、家居巨頭攜手打造出來的「Matter」協議,相當受市場歡迎。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一份報告,至2030年,全球將有超過200億臺智能家居在市場出售,其中或有50%~60%支持「Matter」協議。


相對而言,「Matter」的誕生,給予智能家居制造商很大的信心,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,智能家居協議雜亂無章的情況,也在進一步得到緩和。


智能家居協議,仍暗流涌動


在探討「Matter」是否能成功一統天下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當前主流的智能家居協議都有什么不同。


首先,協議架構分為四層,由藍牙、Wi-Fi、Thread等物理硬件支持的部分,為底層協議;夾在中間的分別為網絡協議和傳輸協議,例如IPV6和TCP、UCP主要負責建立連接。而「Matter」屬于應用層協議,位于整個協議架構的最頂端。


截屏2023-07-16 20.26.48.png

(圖源:Apple)


「Matter」最特別的地方在于,其底層協議僅有Wi-Fi、Thread和以太網組成,這意味著,它不需要依賴藍牙提供的硬件支撐,也能為智能家居提供服務。


這一點,與「Zigbee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。甚至說,這兩個協議是互斥的。


對于智能家居終端制造商來說,選擇「Matter」還是「Zigbee」,是一道單選題。


當然,「Matter」最大的優勢還是在于,它是一個開源式的協議,能夠被任何人查看、修改和使用,充分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。此外,盡管「Matter」足夠「開放」,但其加密技術做的相當不錯,支持端對端加密,確保用戶的信息不會流傳。


這對于智能監控來說,尤為重要。


另一方面,「Matter」的組網方式也包容性十足。對于只支持「Zigbee」協議或藍牙協議的設備,連接到網橋設備上即可輕松接入「Matter」終端,這一點還是非常方便的。


不過,「Zigbee」作為發展速度最快的智能家居協議之一,其優勢是不容小覷的。與「Matter」相比,「Zigbee」在短距離傳輸中效率更高,且總能耗更少,在智能燈泡、遙控器和兒童玩具中被廣泛應用。


目前來說,「Matter」和「Zigbee」算得上是智能家居中競爭最激烈,優勢劣勢對比最為明顯的兩種協議,其覆蓋的產品量相近,背后的技術支撐也相差無幾。


至于誰能跑的更遠,還很難見分曉。


好用的智能協議,是領跑市場的關鍵


在通信協議高速發展的支撐下,智能家居正迎來新的春天。


「Matter」協議對應到智能終端上的協議名為「HomeKit」,也就是蘋果HomePod智能音響上提到的重磅功能。目前,宜家、谷歌、Aqara等品牌推出的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,都已經支援「HomeKit」協議。


支持「HomeKit」有什么好處?


假如你是iPhone、iPad或者Mac用戶,打開設備中的「家庭」功能,即可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產品,例如調節智能燈泡的開關、顏色,開啟空調或是關閉正在HomePod中播放的音樂。


截屏2023-07-16 20.29.31.png

(圖源:Apple)


所有支持「HomeKit」協議的應用都能通過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控制,這才是智能家居「智能化」的精髓。


有了完善的智能家居協議支撐,行業發展前景受到高度關注。


市場研究機構IDC一份最新調研報告指出,預計到2026年,全球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美元,達到2078億美元。


智能家居六大分類中,視頻娛樂、家庭監控、智能照明和智能音響占據上風,成為當前出貨量最高的智能家居產品類別。


但不得不說,雖然「Matter」和「Zipbee」協議都算是足夠好用的智能家居協議,卻仍不算有太多智能家居產品選擇,尤其是是一些定位中端市場的產品,依然以Wi-Fi、藍牙為主。


智能家居協議多,產品該怎么選?


智能家居市場蒸蒸日上,每年推出的產品數量都不少,那么到底該怎么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呢?


其實我們可以遵循兩大原則:獨買一個品牌和獨買一個協議。


427502138.jpg

(圖源:Veer)


假設你需要在租住的家中組成一套簡易的智能家居,那么其實可以將目光放在小米、華為智選等品牌身上,畢竟它們產品線布局廣,且對手機型號要求不多,一個APP即可完成操作。


另一個選擇就是像前文提到的,我們可以了解清楚產品支持的協議,比如HomePod支持「Matter」協議,那么圍繞這個產品去選購其他產品時,盡量也選擇支持「Matter」協議的。這樣的好處就是,無需受到品牌束縛,造型設計、性能配置也有更多選擇。


當然了,假如你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,又想做好一整套智能家居,可以選擇找專業團隊做全屋智能定制。但缺點可能就是沒有太多家裝風格可以選擇。


無論如何,智能家居的最終目的還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方便,而當前的「智能化」程度,確實也遠沒有達到科幻電影描述的那般,假如你能接受智能家居當前的不完美,那么這樣的新潮科技,還是值得一試的。

來源:雷科技

本文圖片來自:123RF 正版圖庫       侵權舉報

返回
分享
相關文章
全部評論
分享
打開微信掃一掃,打開網頁后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
微博
QQ好友
QQ空間
雷科技
讓科技更有趣
打開 App
雷科技
電車通
羅超Pro
小雷嗶嗶
關注雷科技 (leitech) ,這里有深扒爆料,這里有酷玩評測,還有良心家電IoT推薦,更有百萬數碼發燒友更跟你一起玩轉數碼科技。
關注電車通 (dianchetong233) ,這里有最新的行業動態,最潮的汽車科技介紹、最硬的干貨內容以及最中肯的車評導購。
關注羅超Pro ( luochaotmt) ,專注于科技行業觀察。
關注小雷嗶嗶 (xiaoleibbb) ,每天嗶嗶科技圈那些事兒
反饋
高清亚洲色图片看三级自拍_亚洲图片欧美图片av_拍拍爱爱视频a片在线观看_不羁十七岁免费观看
        1. <td id="mjijg"><option id="mjijg"></option></td><td id="mjijg"><strike id="mjijg"></strike></td>